在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,青岛市国资委近期宣布了65个高质量应用场景需求项目。这些项目涵盖了制造业、医疗、交通、能源、环保、文化旅游等多个关键领域,旨在通过开放场景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层次地融合,培育“场景+技术+产业”的新生态,为青岛的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新技术、新产品和新模式的应用需求来做梳理与发布,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创新要素的集聚。具体来看,这65个场景项目中,涉及到前沿技术的应用需求,如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数字孪生和物联网等。
例如,青啤集团提出了“基于AI大模型的智慧办公助手”场景,计划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提升办公效率,并实现生产故障的智能诊断。国信集团则着眼于“高标恒鲜绿色零碳库”,希望借助光伏储能和智能传感技术,推动粮食仓储的低碳与智能化升级。
在新产品的应用需求方面,大多分布在在机器人、无人机和智能装备等硬件创新上。青岛机场集团提出了“智能清洗”场景需求,希望清洁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、避障及外立面吸附清洁的能力;而地铁集团则一定要通过搭载传感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,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,降低人工安全风险。
此外,青岛市国资委还关注到新模式的探索,主要是推动创新服务与管理模式的提升。人才发展集团提出了“虚拟人直播培训与互通系统”的场景需求,计划通过融合3D虚拟人驱动和多模态知识图谱技术,提供全天候的全场景人才咨询服务;海检集团则希望能够通过“检验测试服务超市”场景,整合线上平台与设备共享,打造检验检测行业的生态服务新模式。
青岛市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此次发布的65个场景需求项目不仅是国资国企主动开放资源的表现,更是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青岛市国资委将持续动态更新这些场景需求,完善场景开放的长效机制,推动更多新技术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应用场”,实现国企竞争力的提升与社会创新成果的双向转化。
随着科技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青岛的这些新项目将为各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,逐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。通过创新与合作,青岛市将为全国的科学技术进步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,助力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稳步的增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